“再仔細些,一處也不能漏過?!敝驹刚唏R成才、田玉梅頂著炎熱正在海城鎮山門村殘疾人馬富強家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并為其提供居家托養服務?!白詮目h殘聯打造了黨建+助殘‘紅梅花香’志愿服務品牌,村里殘疾人家庭的大事小情都有人管了。家政服務、代購生活品、輔具適配等等,都能看到黨員、志愿者的身影?!鄙介T村黨支部書記馬飛高興地說。
2023年以來,海原縣堅持讓黨建引領成為殘聯系統的政治本色,讓幸福成為殘疾人生活底色的“雙色”定向機制,創新“黨建+助殘”志愿服務模式,組建“紅梅花香”志愿服務隊,推動思想引領體現忠誠本色、技能培訓彰顯行業特色、助殘服務增添擔當亮色為主的“三色”融合,用志愿者的服務“手臂”,托起殘疾人穩穩的幸福。
思想引領體現忠誠本色
海原縣殘聯結合實際創新“黨建+助殘”志愿服務模式,黨員帶頭參與組建“紅梅花香”團結勵志志愿宣講隊和扶殘助殘志愿服務隊,全方位、多層次宣傳黨的創新理論、方針政策、各類自強典型等。同時,在推進殘疾人共同富裕進程中不斷深化各類志愿服務活動,教育引導殘疾人及其家庭感恩奮進、自立自強。
技能培訓彰顯行業特色
海原縣志愿服務隊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調研,探索出一套接地氣、真適用的“城鎮+農村”全覆蓋志愿服務培訓模式。發動縣鄉村三級志愿者在城鎮開展殘疾人電商網紅打卡、手工制作、家政服務、特色食品等職業技能項目培訓;在農村重點圍繞肉牛養殖、蔬菜種植等農業產業化項目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培育一批技能型殘疾人才。2023年,高崖鄉、曹洼鄉、九彩鄉開展農村困難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100余戶,幫助其解決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殘疾人群體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助殘服務增添擔當亮色
海原縣緊抓“就業創業促進年”活動機遇,利用經營地攤、商貿城、合作社、個體加工廠等方式,多渠道幫助城鄉殘疾人群體靈活就業,解決就業崗位達240多個。同時利用志愿服務隊,積極推動殘疾人居家托養服務、無障礙改造等項目的調研實施,主動上門提供幫辦、代辦以及護理按摩、衛生清潔、輔具適配等服務;開展安全生產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和植綠增綠等工作,并組織參加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屆殘特奧運動會、學雷鋒等活動。真正從殘疾人工作、生活、康復等方面持續關注他們“柴米油鹽”的煩惱、“衣食住行”的需求、“酸甜苦辣”的傾訴,用志愿者的“辛苦指數”換取殘疾人的“幸福指數”。